话说人间初定,在大明王朝洪武皇帝的励精图治下,九州大地逐渐繁荣稳定。
一日,天帝外出巡游,见大明王朝西南边陲阴气极盛,烽烟四起,民风不纯,播州境内,阴风惨惨,早已失去了往日歌舞升平之繁荣景象。杨氏后世子孙,骄奢之风日盛,早已忘记先辈:“尽臣节,隆孝道,守箕裘,保疆土,从俭约,辨奸贤,务平恕,公好恶,去奢华,谨刑罚”之十条祖训,家族及辖内域民,伦理尽丧,征伐无序,民不聊生,并宣张天师前来问话。
“张天师,朕今日外出巡游,眼见大明西南边疆,阴气极盛,民生凋零,到底是为何此般光景?从速报来。”
张天师禀报道:“启奏陛下,播州杨氏自杨铿时代起,就早已背离了祖训,性残暴,显骄奢,忘孝道,误臣节,欺良民。上天宜惩戒之,以免将来酿成大祸,危及中原大明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”。
玉帝正要下旨,却见那杨氏仙祖杨喜及太白金星出班奏曰:“陛下万万不可,那西南边陲之民,交通堵塞,本就教化不遵,虽经杨氏历代先祖开导,有明显改善之,但与中原及江南诸民相比,尚不可及,况当初李唐篡隋时,陛下亦认为杨氏之功业,不可二世而亡,许可杨氏后人有其善者而从之,后杨端入播,恢复大唐边疆故土,唐禧宗许其“永镇播州,世袭罔替”。陛下也曾认为李氏安排甚为妥当,对杨氏后世宜荫蔽之,许其“永镇播州,世袭罔替”,以弥补当年李氏代隋,杨氏二世而亡之得失。陛下金口玉言,如今怎可反悔,惹世人笑话,陛下不如差人去秉报伏羲、神农、轩辕人教三圣,允其在释、儒、道三教仙人中择一贤者前往以教化之,使西南边陲居民重归正道,教化之人在***之日,可立佛成道,成就大罗金仙仙爵,您看如何?。
玉帝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