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章:教育革新
科技的发展让秦文龙深刻意识到,若要大唐的繁荣昌盛得以长久维系,教育的革新势在必行。唯有培养出大批具备多元知识与创新思维的人才,方能为国家的持续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秦文龙首先对大唐现有的教育体系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调研。他发现,唐朝的教育以官学为主,国子监、太学等学府虽在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,但教学内容多局限于儒家经典、诗词歌赋等传统领域,对于自然科学、实用技艺以及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知识传授则相对匮乏。且教育资源高度集中于少数贵族子弟和富家子弟手中,普通百姓子弟鲜少有接受***教育的机会,这极大地***了人才的广泛选拔与培养。
基于这些洞察,秦文龙毅然向李世民上书,提出了一套***而全面的教育革新方案。他主张在保留儒家经典教育核心地位的基础上,拓宽教育内容的范畴。建议增设算学、天文、地理、医学、工学等实用学科,使学子们能够接触到更为丰富多元的知识体系,以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。例如,算学课程可涵盖算术、代数、几何等基础数学知识,为国家的经济计算、工程建设等提供智力支持;天文课程教授天体运行规律、历法编制等内容,助力农业生产和航海导航;医学课程传授中医基础理论、草药知识和诊疗方法,提高民众的健康水平;工学课程则包括建筑、水利、机械制造等技艺,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手工业发展培育专业人才。
为了让更多的普通百姓子弟有机会接受教育,秦文龙提议在全国各地广设郡县学,形成覆盖全国的教育网络。这些郡县学不仅要招收贵族子弟,更要向平民子弟敞开大门,不论出身贵贱,只要有求学之志,皆可入学受教。同时...